院系所 | 专业 | 指导教师 | 研究方向 | 考试科目 | 备注 |
化学工程学院 | 081700 化学工程与技术 | 丁玉庭 | 海洋化学与化工(食品化学与营养安全,食品工程与过程控制,生物催化与资源利用) | ①1001英语 ②2101物理化学 或2102高等有机化学 ③3101化工原理 或3105化学反应工程 或3106传递过程原理 | |
杜晓华 | 绿色化学与技术(绿色化学合成技术、新农药研制与开发) | ||||
高从堦 | 海洋化学与化工(海洋化学与化工、环境与材料化工、功能高分子膜材料、膜分离与水科学技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 | ||||
胡军 | 应用化学(无机功能材料、化工设备防腐、纳米材料与技术) | ||||
胡信全 | 绿色化学与技术(选择性氧化反应研究、多步合成反应工艺研究、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 | ||||
计建炳 | 化学工程(生物质能源化工、超重力场技术、化学分离工程) | ||||
贾义霞 | 应用化学(金属有机化学,绿色有机合成新反应,不对称催化与手性合成) | ||||
李国华 | 应用化学(光电催化材料) | ||||
李美超 | 应用化学(光谱电化学和材料电化学) | ||||
李小年 | 工业催化(能源工程与节能减排技术、催化新材料与纳米技术、催化加氢与清洁有机工艺) | ||||
刘化章 | 工业催化(能源工程与节能减排技术、矿物与生物质资源利用、催化反应工程与过程优化) | ||||
刘运奎 | 应用化学(绿色有机合成,药物和精细化工产品开发) | ||||
马淳安 | 应用化学(绿色化学与电化学合成、纳米材料电化学、电催化、能源电化学、环境电化学) | ||||
孟祥河 | 海洋化学与化工(食品安全与快速检测技术,脂质化学与生物活性物质,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 | ||||
佘远斌 | 应用化学(精细有机化工、天然产物的提取及应用) | ||||
沈江南 | 海洋化学与化工(先进功能膜材料、特种分离膜及应用、海水综合利用) | ||||
沈振陆 | 绿色化学与技术(有机合成、绿色化学、精细化工) | ||||
孙培龙 | 海洋化学与化工(生物资源与生物环保) | ||||
谭成侠 | 应用化学(新农药研究与开发) | ||||
王建国 | 工业催化(分子催化与计算化学、催化新材料与纳米技术、矿物与生物质资源利用) | ||||
王建黎 | 化学工程(膜材料与膜分离技术、功能高分子材料、生物质基能源与精细化学品) | ||||
王亮 | 纳米材料、能源电化学、电催化 | ||||
徐振元 | 绿色化学与技术(环境友好农药、绿色有机合成、催化加氢) | ||||
许丹倩 | 绿色化学与技术(绿色有机合成技术、现代催化反应、不对称合成、精细化学品开发) | ||||
许响生 | 化学工艺(精细化学品绿色合成、功能有机材料制备与改性、纳米催化剂制备及应用、金属有机方法学研究) | ||||
张诚 | 应用化学(有机光电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功能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 | ||||
张国亮 | 海洋化学与化工(海洋化学与化工、环境与材料化工、膜材料与催化材料、膜分离与水科学技术) | ||||
周春晖 | 工业催化(绿色化工与环境催化、催化新材料与纳米技术、矿物与生物质资源利用)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17Z2 材料化工 | 车声雷 | 材料化工(磁性材料、电子陶瓷、复合材料、磁性器件) | ①1001英语 ②2101物理化学 或2102高等有机化学 ③3901材料学 或3902高分子化学 或3903工程结构材料 | |
钟明强 | 材料化工(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塑料改性级加工技术、纳米功能材料) | ||||
王旭 | 材料化工(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助剂、高分子材料加工) | ||||
陶新永 | 材料化工(新能源材料、碳功能材料、纳米材料) | ||||
胡晓君 | 材料化工(超硬低维功能材料、金刚石薄膜光电性能及应用、纳米碳材料、计算材料学) | ||||
张文魁 | 材料化工(二次电池材料、碳纳米材料、光电催化材料) | ||||
郑国渠 | 材料化工(材料电化学、材料腐蚀与防护、高纯材料制备、金属功能材料) | ||||
杨杨 | 材料化工(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材料) | ||||
机械工程学院 | 080200 机械工程 | 张立彬 | 高速邮政装备、新能源技术及装备、设施农业装备、机器人及智能控制 | ①1001英语 ②2201数值计算方法 ③3201现代控制理论 或3202汽车系统动力学 或3203先进制造技术 或3204现代设计方法 或3205生产计划与控制或3207光电检测或3208材料力学 | |
蔡袁强 | 土动力学、基础工程学、地基处理、防灾减灾 | ||||
张泰华 | 微/纳米力学实验技术;高聚物和先进材料的力学行为;爆炸力学 | ||||
姚建华 | 激光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与装备、激光加工技术、再制造技术、高能束复合表面改性技术 | ||||
艾青林 | 钢带并联机器人技术、轮足式机器人技术、光伏逆变器技术 | ||||
柴国钟 | 机械强度及计算机辅助工程、先进模具技术 | ||||
董红召 | 智能交通系统、智能汽车、智能制造系统 | ||||
冯定忠 | 现代物流系统运作技术、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生产系统集成与优化 | ||||
计时鸣 | 机器人技术、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汽车电子工程 | ||||
姜少飞 | 产品设计自动化、先进模具技术 | ||||
姜伟 | 机电装备与控制、噪声与振动控制 | ||||
梁利华 | 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机械结构可靠性分析、微电子封装技术研究 | ||||
林强 | 重力、磁场的精密测量技术及其应用 | ||||
刘云峰 | 数字化口腔医学技术,立体打印及其医学应用 | ||||
卢奂采 | 结构声学、近场声全息及声源识别定位 | ||||
鲁建厦 | 精益生产、现代物流系统及其关键技术、智能制造与制造业信息化、工业工程在服务业应用 | ||||
潘柏松 | 智能制造装备技术、设计理论与方法、可靠性设计技术 | ||||
彭旭东 | 流体润滑理论、机械密封的仿生设计、高参数干式气体密封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橡塑密封的摩擦学研究 | ||||
阮健 | 电液数字控制系统及元件、机电控制技术 | ||||
文东辉 |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功能性结构化表面 | ||||
胥芳 | 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光伏发电及微网技术 | ||||
许雪峰 | 切削、磨削加工工艺与装备;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 | ||||
杨庆华 | 机器人技术、金属精密塑性成型 | ||||
杨杨 | 高强高性能工程结构材料、功能性材料、环境友好材料与结构 | ||||
袁巨龙 |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及装备 | ||||
张俊芝 | 工程结构可靠性理论;混凝土结构安全性与耐久寿命评估;工程结构风险分析理论 | ||||
赵燕伟 |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制造业信息化、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 ||||
肖刚 |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智能信息系统 | ||||
Lawrence A Bergman | 结构振动、非线性振动控制、系统参数识别 | ||||
邬晓峰 | 结构声学、近场声全息及噪声控制 | ||||
Volodymyr S Kovalenko | 激光组合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激光制造数值模拟、激光制造成套装备技术、材料激光加工技术 | ||||
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 | 高增梁 | 工程结构的完整性、高效过程装备、流程工业安全保障技术 | ①1001英语 ②2201数值计算方法 或2202工程热力学 ③3206工程材料 | ||
彭旭东 | 流体润滑理论、机械密封的仿生设计、高参数干式气体密封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橡塑密封的摩擦学研究 | ||||
白少先 | 高速流体润滑、流体密封虚拟技术及测试、特种密封技术 | ||||
王玉明 | 现代密封技术 | ||||
陈学东 | 工程结构的完整性、流程工业安全保障技术 | ||||
蒋炎尧 | 工程结构的完整性、流程工业安全保障技术 | ||||
雷月葆 | 工程结构的完整性 | ||||
谢禹钧 | 工程结构的完整性 | ||||
信息工程学院 |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冯远静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系统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①1001英语 ②2301矩阵理论 或2302计算机网络 或2801人工智能 ③3301线性系统理论 或3302数字信号处理 或3801数据结构 或3802现代计算机控制理论 | |
梁荣华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
林强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孟利民 | 网络控制与通信 | ||||
潘今一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
孙明轩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
俞立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 | ||||
张贵军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
张文安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 | ||||
赵云波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网络控制与通信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李未 | 高速网络下的协同工作环境 | 欢迎计算机、信息与计算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自动化、电子信息、通信等相关专业考生报考。 | ||
王万良 | 计算机控制与智能自动化、网络化控制与远程监控、复杂系统的智能调度与优化控制技术、物联网与大数据智能处理 | ||||
朱艺华 | 无源感知网络、无线能量捕获和传输网络、无线网络、物联网的协议、算法和性能优化 | ||||
陈胜勇 | 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机器人智能技术 | ||||
范菁 | 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服务计算、软件中间件技术 | ||||
李伟(William) | 智慧城市项目研究和解决方案、大数据应用、智能化电子器件和模块设计 | ||||
沈国江 | 智能交通系统建模、优化与控制、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 ||||
郑宇军 | 智能优化算法、智能交通系统、运筹和优化 | ||||
赵燕伟 | 复杂系统的智能调度与优化控制、交互式机器人协作与控制、物联网与大数据智能处理 | ||||
乐孜纯 | 光通信网络控制与管理、光电子器件及其信息处理系统 | ||||
邱飞岳 | 智能控制与优化、数据挖掘、适应性学习 | ||||
杨双华 | 计算机网络控制、无线传感器网络与控制 | ||||
刘洪海 | 智能系统、机器学习 | ||||
李友福 | 机器视觉 | ||||
沈春华 | 计算机视觉、统计机器学习 | ||||
李小俚 | 神经系统分析、动态信号处理、智能监控 | ||||
经贸管理学院 | 020206 国际贸易学 | 程惠芳 | 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研究 | ①1001英语 ②2401经济学综合 ③3401国际贸易综合 | 欢迎非定向考生报考。 |
谭晶荣 | 国际贸易(区域合作与贸易发展、大宗商品贸易、农产品贸易) | ||||
章和杰 | 金融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宏观经济,内外均衡,人民币汇率,两岸问题,农村合作金融,中小企业金融,产业链金融,互联网金融,财政,税收。 | ||||
杜群阳 | 国际经济学(对外直接投资、国际贸易理论、金融与经济周期)、企业国际化(跨境电子商务、海外研发、国际化创业) | ||||
胡晨光 | 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区域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 ||||
王丽萍 | 决策优化、商务智能、教育大数据 | ||||
120200工商管理 | 虞晓芬 | 不动产投资与管理 | ①1001英语 ②2402管理经济学 ③3402技术创新管理或3403管理学理论与应用或3404管理决策与方法 | 欢迎非定向考生报考。 | |
池仁勇 | 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管理,技术创新 | ||||
徐维祥 | 产业组织与管理 | ||||
谢洪明 | 企业战略管理、创业管理、创新管理 | ||||
李正卫 | 主要研究领域:创新管理与企业竞争战略;科技管理与科技政策 | ||||
陈衍泰 | 技术创新管理(研发国际化、中小企业发展、科技政策)、新兴国家工业化 | ||||
林汉川 | 中小企业发展政策 | ||||
马庆国 | 神经管理学、行为决策与决策神经科学 | ||||
胡凤培 | 工商管理(决策、博弈与脑、行为经济学) | ||||
雷新途 | 工商管理(公司投融资管理、财务会计、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 | ||||
翁杰 | 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管理 | ||||
张化尧 | 技术与战略管理(技术创新、知识转移、技术能力、企业经营国际化) | ||||
周根贵 | 工商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
孟志青 | 工商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电子商务) | ||||
曹柬 | 工商管理(可持续发展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与商务智能、博弈论与激励机制) | ||||
蔡建湖 |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契约、博弈理论、供应链金融、智能算法、企业信息化),生产运作管理 | ||||
王丽萍 | 决策优化、商务智能、教育大数据 | ||||
章和杰 | 金融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宏观经济,内外均衡,人民币汇率,两岸问题,农村合作金融,中小企业金融,产业链金融,互联网金融,财政,税收 | ||||
生物工程学院 | 081703 生物化工 | 沈寅初 | 生物技术制药、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微生物发酵工程 | ①1001英语 ②2102高等有机化学 或2501高等生物化学 ③3501酶学与酶工程 | |
郑裕国 | 生物技术制药、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微生物发酵工程 | ||||
钟卫鸿 | 生物技术制药、基因工程与应用生物学 | ||||
傅正伟 | 基因工程与应用生物学、生物资源与生物环保 | ||||
孙培龙 | 生物资源与生物环保 | ||||
朱勍 | 生物技术制药、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 | ||||
丁玉庭 | 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生物资源与生物环保 | ||||
汪钊 | 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微生物发酵工程 | ||||
陈小龙 | 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微生物发酵工程 | ||||
王亚军 | 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微生物发酵工程 | ||||
柳志强 | 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基因工程与应用生物学 | ||||
郑仁朝 | 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微生物发酵工程 | ||||
靳远祥 | 药物、化学污染物的健康效应评价、分子药理、毒理学 | ||||
薛亚平 | 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微生物发酵工程 | ||||
环境学院 | 083000 环境科学与工程 | 陈建孟 | 环境生物技术、污染控制工程 | ①1001英语 ②2502环境工程或2503给排水工程 ③3502环境化学 | 专业要求:环境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微生物学、土壤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 |
潘响亮 | 生态毒理与环境修复 | ||||
宋 爽 | 环境污染物催化处理技术及原理 | ||||
王家德 | 工业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 ||||
潘志彦 | 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超临界流体技术 | ||||
陈金媛 | 环境化学,环境污染控制化学,纳米生态毒理 | ||||
赵美蓉 | 环境健康(污染物的生态毒理与健康风险;分子毒理学;饮用水健康风险) | ||||
何 锋 | 污染土壤、地下水修复;水、废水处理;废物资源化 | ||||
李非里 | 环境中重金属的迁移、富集机制以及铅同位素示踪 | ||||
王红宇 | 水质控制技术 | ||||
何志桥 | 环境催化 | ||||
药学院 | 100701 药物化学 | 苏为科 | 药物合成(药物及中间体的绿色合成、机械化学及其在药物制备中应用) | ①1001英语 ②2701药物化学 或2702分析化学 ③3701有机合成化学 或3702天然药物化学 或3703高等生物化学(I) | |
钟为慧 | 药物合成(头孢药物及中间体绿色合成,不对称催化在药物制备中的应用) | ||||
谢媛媛 | 药物合成(药物及中间体的绿色合成、新药研发) | ||||
张兴贤 | 药物合成(活性天然产物全合成、导向天然产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 | ||||
张逢质 | 药物合成(手性药物设计与合成、绿色催化在药物合成中的作用、功能有机小分子探针/材料的合成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 ||||
王普 | 药物生物合成(制药生物技术,生物催化与手性合成,生物制药工程) | ||||
张文 | 药物生物合成(靶向药物设计、合成与筛选、功能分子与核酸作用、分子药理学) | ||||
单伟光 | 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有机合成、药物分析及药物制剂) | ||||
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 | 081703 生物化工 | 郑裕国 | 生物技术制药、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微生物发酵工程 | 学院考核 | 招生方式试行“申请—考核”制,具体办法请关注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网站。 本中心只招收生物化工学科领域中与绿色制药相关研究方向的博士生 |
朱勍 | 生物技术制药、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 | ||||
汪钊 | 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微生物发酵工程 | ||||
王亚军 | 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微生物发酵工程 | ||||
柳志强 | 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基因工程与应用生物学 | ||||
083000 环境科学与工程 | 陈建孟 | 环境生物技术、污染控制工程 | 学院考核 | 招生方式试行“申请—考核”制,具体办法请关注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网站。 本中心只招收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中与绿色制药相关研究方向的博士生 | |
宋爽 | 环境污染物催化处理技术及原理 | ||||
王家德 | 工业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 ||||
100701 药物化学 | 苏为科 | 药物合成(药物及中间体的绿色合成、机械化学及其在药物制备中应用) | 学院考核 | 招生方式试行“申请—考核”制,具体办法请关注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网站。 | |
陈素红 | 中药新产品开发 (心血管,代谢类疾病) | ||||
钟为慧 | 药物合成(头孢药物及中间体绿色合成,不对称催化在药物制备中的应用) | ||||
谢媛媛 | 药物合成(药物及中间体的绿色合成、新药研发) | ||||
单伟光 | 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有机合成、药物分析及药物制剂) | ||||
A.V.Dushkin | 药物合成(机械化学技术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 ||||
O.I.Lomovky | 天然药物化学(机械化学技术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 | ||||
徐浩新 | 新药研发,神经细胞生物学研究 | ||||
曾苏 | 手性药物和中药分析;药物在生物体内转运与代谢;药酶和转运体相关转基因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药物质量控制 | ||||
杨波 | 肿瘤药理学 | ||||
高建青 | 新型基因载体及转染体系的构建与评价;干细胞研究;DDS在再生医学与免疫学中的应用;新型抗肿瘤纳米制剂;经皮给药制剂 | ||||
蒋惠娣 | 药物转运与代谢研究;创新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药品质量控制及稳定性研究 | ||||
何俏军 | 药理毒理 | ||||
张福利 | 化学创新药物研究,手性药物的不对称合成 | ||||
王浩 | 透皮给药制剂和可生物降解长效注射剂研究 | ||||
胡海峰 | 微生物药物研发,生物技术药物研发 | ||||
周伟澄 | 创新药物与制药工艺研究 | ||||
陈少欣 | 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的菌种改良和代谢调控研究、生物合成途径重构及合成生物学、生物转化 | ||||
冯军 | 重组蛋白药物的开发、多肽药物的合成与分析、微生物药物的发现与开发 | ||||
胡又佳 | 生物制药 | ||||
李继安 | 微生物药物开发研究 | ||||
王建 | 药品质量分析 |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