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如“八月半”、“八月节”等。因为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称“团圆节”,是中国人阖家团圆的节日。中秋节晚上,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全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的习俗,这一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过中秋的方式有了许多变化,但人们追求和谐安详家庭氛围的心情以及“团圆祥和”这一中秋节永恒的主题却从未曾改变。
步入新时代,虽然过节的方式有了全新的改变,但人们对传统节日所蕴含的美好愿景追求却从未改变,因为传统的节日里有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密码。
人类进入全球化时代也是个文化大融合的时代,在这个融合过程中,强势文化势必会给相对弱势的文化带来不可避免的冲击。不可否认,当前西方文化属于强势文化,在全球化中占主导地位,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深入,西方文化伴随外来经济逐渐在中国蔓延,传统节日在和西方节日的竞争过程中,开始处于下风,西方节日在商业化的运作下不断冲击着我们的传统节日,很多传统节日都流于形式,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蚀,传统节日的群体记忆变得模糊,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热情日趋冷却。
节日是一个民族展示文化盛装的舞台,传统节日承载着特定的情感知识和伦理规范。传统节日所包含的礼仪和仪式在特定的时间集中呈现出来,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自觉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从而让传统文化在生活中得到延续和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设置传统节日的初衷已慢慢改变,传统虽成为历史,但传统节日的文化基因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依然拥有着巨大的现实价值。
节日是民族认同的象征之一,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驿站,承载着民族认同的文化基因,更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传统节日是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发扬民族传统、增强民族认同的文化载体。我们需要尊重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对传统节日留“形”扬“神”,培养全民对传统节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