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目标】
1.识记大学生观察、思维发展的特点,科学概括的基本过程,人类个体思维的发展历程。
2.理解感觉、知觉、思维、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教材直观、教材概括、感性概括、理性概括、正例、反例、变式等术语。
3.比较三种直观方式的优缺点。
4.对所教学科的某一具体内容,设计一个教材直观方式。
5.以实例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组织教材概括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第一节 认知及大学生认知的发展
一、感知及大学生的观察
(一)感知与观察
感知是感觉与知觉的总称,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最基本的认知形式。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与特征。人的感觉主要有视觉、昕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等形式。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它是人脑对各种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的过程。知觉的结果不仅依赖于感觉信息,而且与人过去的知识经验及个性特征都密切相关。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意识的、主动的和系统的知觉过程,也叫“思维的知觉”,它包含有理解、思考的成分,是有意知觉的高级形式。大学生的观察伴有积极的思维活动,所获得的知觉映象比一般知觉的映象更鲜明、更精细、更概括、更完整。
二、思维及大学生的思维
(一)思维与思维品质
思维是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反映着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改造从而产出思想产品的能力。它集中反映着大脑的聪慧程度,是智力的核心因素。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表现为思维品质的差异。思维品质主要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等方面。思维的敏捷性是指能够适应紧急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表现为思路广阔、能随机应变;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的深度,表现为善于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思维的独创性是指思维的新颖、独特而有价值的特征,表现为善于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能从旧事物中找出新异点,并进行新颖而独特的组合分析,较少受环境的影响;思维的批判性是指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正确地判断思维结果的能力,显示出自我意识在思维过程中的定向、调节和监控作用。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