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基本理论及相关技术,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较高,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保护与管理等领域从事设计、管理、研究与教学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学制四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1.主要专业课程
自然保护区管理、自然保护区规划与设计、保护生物学、湿地学、湿地工程、湿地监测、湿地保护与管理、脊椎动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进化生物学、野生动物管理学、保护经济学等。
2.实践环节
脊椎动物分类学、湿地学、湿地保护与管理、自然保护区规划与设计、自然保护区专业综合实习,实践内容涵盖了野生动植物的基本识别方法、野生动植物调查与监测的基本技术与项目、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湿地保护与管理技术、湿地工程规划与设计、自然保护区规划与设计(含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环境监测。丰富的实践环节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经历,还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3.毕业走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我国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处)、各级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自然保护非政府组织、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湿地保护与利用、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等领域从事设计、管理、研究与教学工作,也可适应与此相关的其他专业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4.专业特色
一是培养目标与教育部的专业目录相较,增加了湿地的保护与管理等内容,专业培养方向更宽;
二是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项目来源层次高,覆盖面广,此外学院专门设置“本科生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学生自选课题、自主制定研究方案、自行实施,取得了相当数量的有显示度的研究、竞赛结果;
三是在人才培养过程管理上,坚持全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
中国足彩网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